
潮湿基层的施工
潮湿基层的施工是极其麻烦而且得不偿失的事,
防火涂料在基层应有良好的附着力。这种附着力最基本依赖于“粘接剂”,粘接力有基层表面与高分子物质间的各种引力产生,如化学键力,分子间作用力,界面静电引力,最经典的理论是依赖机械作用力的结合,涂料中的高分子物质渗入基层内部,固化后在界面区产生啮合力,达到“生根”的作用。
潮湿基层没有一个标准,有的甚至称饱和吸水基层,在固体表面已布满水分子形成隔离层的情况下,高分子物质无法在基层上生根,或与基层固体分子产生引力,就不可能有牢固的附着力,势必容易起皮、剥落。水性防火涂料在潮湿基层施工可以防止过早的结膜,但这种“潮湿”有一个限度,很多资料写明需用干燥拖把吸去基层多余水分,即使如此,涂料的“实干”需包括基层实干的含义,才有可靠的附着力。另外,水汽封闭于基层之内,总需要有一条出路,否则封得了一时,封不了长久,隐患是不言而喻的。
防火涂料与基层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皮与毛的关系,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。一方面是基层材质要与防火涂料有良好的附着力,另一方面基层本身必须坚实,多数情况要求干燥,基层的优劣直接影响涂料的装饰性及耐久性,为此,基层的检查验收及处理是涂装中极其重要的一环。有的工程往往由于赶进度或降成本的需要,由单方面强行进行防火涂料施工,造成不应有的损失。常见的是混凝土基层起砂,未经加固处理进行施工;基层潮湿进行溶剂型防火涂料施工;钢材除锈不彻底而进行涂装;木材油脂未清除进行木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等等,这样坚持的立足点,总是期望会出现奇迹,但终因违反科学依据,导致得不偿失。